Sunshine:

你常常对我抱怨,自己侍弄的几株花草,总是半死不活的样子。我问,是不是你常不给他们好脸色看?植物也会识人脸色,你成天凶巴巴的,他们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给你了。

也许不少人知道动物能识人,可却很少有人知道,植物,甚至没有生命的死物也会识人脸色。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非一般人可参悟的。正如那位禅师所言,初入禅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大彻大悟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何理解?正如一般人所想,外物的存在我是改变不了的,所以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境界达到一定高度时,便了解到外物都是虚假的,只有自我是真的。当如佛般大彻大悟时,便接触到了万物的灵,将它们看作和自己一样的智慧生物了,所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里的万物是指什么,指的是所有你能感知到的存在。包括动物,植物,石头,山河,甚至包括音律,画意,情感,运数,以至于玄之又玄的大道。这些都是有智慧,有情感的,他们会自身的演变,所以表现出了人们眼中的沧海桑田,大道演变……为什么一般人接触不到呢?我们打个比方,面前有一张白纸,粗粗的扫上一眼,和拿放大镜看,以及用显微镜仔细研究,这就是三个层次,没有那个人敢说把这张白纸研究透的,因为它包含了一个世界,正所谓一粒沙中一世界。而世间真正肯去研究的人寥寥无几,渺渺众生只是将它当成一张普通的白纸,忽略了。所以,你不静下心来,你就永远不可能体会到万物皆有灵的境界。

把复杂的学简单是一种能力,把简单的学复杂,就是一种境界了。

道有三千,殊归同途。无论你领悟哪一种灵,最终都会归到大道上去,正所谓看破红尘,羽化成仙了。所以世间出现了那么多学科,其实都是研究事物的灵罢了。大道的博大精深,从他那里衍生出了万千事物。谁曾将它领悟?只有那宇宙诞生之际就存在的鸿钧老祖能看透吧。万千神佛,不过尔尔。

说到底,无论研究什么,将之钻研下去,都是能体悟到大道的。万物的灵无穷无尽,而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却可以用我们微薄的只会去参悟,感受万物的灵,哪怕毕生都毫无进展,那就来生再来。世界在超前进展,希望吾之所言能对想要研究,或正在研究灵的智者有所帮助。

这其中也蕴藏了一种生活态度,永远要怀着敬畏之心看世界,毕竟你不知道的还太多太多。

说到灵,其实我们将它理解为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可还有一种灵,我们称之为灵性。灵性强盛甚至可以通灵。其实万物皆可通灵,只是一般人感悟不到罢了,正如同那张白纸,它平整吗?粗略一看确实平整,可拿放大镜,显微镜一看,真可谓沟壑纵横。灵性可以把它理解为事物的思想能力,通灵的事物甚至可以化外人形,与人类无异。

万物都可思考,你不知道,只是因为你的心太僵硬了,无法去感受他们的思考,更无法去感受他们的情感了,而一物之灵只是外在,灵性,即一物之神,则不是寥寥数语可以说得清楚了。这是一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如果说事物之灵是外在,可以用技巧或研究去了解的话,那么事物之神就是事物的本质,接触了事物之神,那么这个人也就可以认为无所不能了。

用心的对待周围的每一件事物,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