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放上自己过去两年的经验和教训,希望你能少走些弯路。加油带好小鲜肉哦。

数学学院迎新晚会开场视频一直有新闻中心承揽,视频作为晚会开场,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表演。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视觉效果和节奏把握。而自去年起,开场视频之前加了一段微电影展映。微电影拍摄包括到前期准备,场景拍摄以及后期制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剧本的选择和分镜的设计。以下将详细介绍微电影的制作。

剧本最重要!剧本最重要!剧本最重要! 重要的事说三遍

1、拍摄流程

微电影虽然短小,但其仍然具备电影的一切要素,拍摄过程中也得遵循电影拍摄的一般规律。微电影制作流程为:写剧本-〉写分镜-〉统筹拍摄-〉录制-〉后期剪辑-〉-〉特效制作-〉调色-〉配乐-〉合成

在开始筹划之前,同样必须划定最后的截止日期,并且合理的规划各个环节的时间。总体来说,剧本和分镜需要14天,场景拍摄3-4天,后期剪辑1-2天,特效2天,调色1天,配乐与合成1天。也就是说,保证全身心投入下,必须保证有30天的时间可以利用。

2、人员安排

推荐的人员安排包括:导演、摄影、演员、后勤。其中导演任务最为艰巨,剧本和分镜最好都由导演负责。导演最好有摄影基础,知晓电影制作的基本原理,包括各种景别的区分,灯光的选取,电影摄制中实际会遇到的困难。 摄影须由专人负责,并且因为至少会有两台相机,所以还需要一名摄影助手,帮忙扛包摆三脚架。后勤的存在也是必不可少,因为不论准备多充分,拍摄时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发生,所以拍摄现场至少留一人专门处理突发事件。

3、剧本

微电影成败在于剧本。 如果其他因素是加法,那么剧本法。剧本不好,再努力的拍摄剪辑后期都是空话。所以剧本最好有14天的时间去写。以下是写剧本的要点。

1)否定掉自己的第一个想法 ,这是百试不爽的原则

2)剧本写作一定要考虑可实现性,这也是导演必须参与剧本创作的原因

3)剧本必须要修改到大部分人满意为止,任何人提出的批评意见都有可能是剧本的硬伤,必要时要推倒重来

4)谨慎听取建设意见,重视批评意见,忽略表扬

5)不管在剧本上画多少精力和时间都是值得的,而且越长越好

剧本最好追求创新和完美,不要靠相信特效的能力,很多特效做不出来也没必要做。

4、分镜

分镜的重要性仅次于剧本,一个合格的分镜包括:场景号、镜头号、地点、景别、道具、演员、基本描述、时长、特殊要求 。镜头号具有惟一的标识,包括同一时间的两个或多个机位都要用不同的镜头号标识。景别具体概念可以上网百度,一定要预先想好景别。地点用于后期的统筹规划,比如同一地点的镜头可以放在一起拍摄。特殊要求包括是否使用录音笔,或者其他特殊情况。

1)分镜越详细越好,最好可以想到画面的每一个细节,人物的每个动作,该出现的声音。

2)写分镜时,因为涉及画面,所以导演和摄影需要充分沟通

3)先把剧本定好后在开始分镜的写作,而分镜同样遵循剧本的写作原则

4)分镜做好写到Word中,按场景分在不同的页,这样可以方便统筹时打乱顺序

5)镜头最好不要运动,包括平移或者旋转,必要时需要用对焦器

6)原则上分镜的镜头最终不会全部采用,所以尽量多拍

分镜是能否达到剧本预先效果的一次检测,一旦分镜写不下去,要重新全盘审视剧本。而二者的写作要占电影创作一大半的时间和精力。

5、统筹

拍摄前的统筹相当重要,包括综合考虑时间和地点来安排不同场景的拍摄顺序。

1)搞清楚可以用来拍摄的时间地点

2)将所有道具和工具准备好,包括摄像机等

3)按照时间和地点安排镜头的拍摄顺序,其中不必要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拍

6、 拍摄和录音

前期拥有好剧本和分镜的情况下,拍摄可以在三天之内完成。但拍摄时要事先明白是否需要录音笔等采音设备。以及是否需要灯光和反光板。

1)单反和摄像机自身的录音效果很差,电影拍摄全程至少用录音笔,并且避免在室外有风的时候拍摄

2)最好不要在夜间拍摄,因为没有专业的灯光设备,人看起来很丑

3)要善于使用灯光,必要时给人物的暗处打光

4)拍摄时带上充电器,电脑,移动硬盘之类的物件,以防万一

5)使用录音设备时,相机也要开启录音,并且用拍手或者场记版拍下的相声当作后期配音的依据

6)必要时收集环境音

7)永远不要相信后期的能力 ,放过可怜的后期吧,如果什么都可以用特效,还要拍摄干嘛

8)拍摄每一个镜头时,为剪辑留出充分长的空余

9)拍摄分成几日,当天的所有素材最好配好音乐并整理

10)必须保证一次性采集完所有的原素材,返工的代价难以承受

关于录音笔的使用,这里有几点值得参考

1)录音笔的音平控制在-24db到-6db之间,不是音平越高越好

2)需要立体声的效果,录音笔指向镜头的方向

3)场景嘈杂时,将录音笔尽量靠近人物并对准人嘴,保证最佳收音效果

4)杂音是特效去不掉的,有杂音必须重新录制

7、后期剪辑

剪辑最好使用Pr,而且安装大师版的全套以便于动态链接到Ae和Ps,使三者可以很好的协同工作。用同一版本的Pr,Ae和Ps。 最好由一个人负责将所有的素材配好音乐,链接好,再由导演进行剪辑,减少导演工作量。

1) 剪辑时,每个片断前后都要留出足够长的剩余,方便转场效果的添加

2)转场时,渐隐效果,交叉溶解,划屏,直接切换。每一种都有各自适合的场景,也有不同的心理含义,不能按自己喜好乱来。一般来说,渐隐蕴含时间和地点的大幅度改变,交叉溶解一般不用,划屏意味着地点的大幅度改变。除了这些,不要再用其他转场

3)剪辑时需要处理好每一段素材的平均音量,最好保持在-12db到-6db之间。

4)学会使用嵌套序列将剪辑结构更加条理化

5) 在人物一个动作做完后进行转场

6)不需要用上每一段素材

7)确实需要音频降噪,在Au中进行,并且使用智能降噪

8、特效

特效时微电影锦上添花的部分,一些常见的特效需要借助绿幕完成,而每一秒特效耗费的精力是巨大的,所以尽量减少特效的运用。特效一般使用Ae来做,Pr支持直接将某段剪辑导入Ae动态链接,但不如在Ae中渲染导出后替换剪辑

1)使用绿幕技术时,光线要明亮,且人物不能着绿色的衣服

2) 使用其他的Ae特效时,注意关键帧的把握,以及摇摆器和自动贝塞尔曲线的应用,这些能让工程容易不少

3) 如非必要不要使用多余的特效,特效如同化妆,最好让人看不出来

4)一些常见特效比如分身,瞬移,运动文字,空洞,扭曲等都有滤镜可以直接使用

5)别在特效上花太多时间,不管你自认为多了解Ae,否则时间很快会长的令人沮丧

9、调色

影片基本完成后,将影片放入Ae或Sg中进行调色,调色是影片后期的重中之重,好的色彩比特效更加引人注目。可以模仿好莱坞调出各种色调,具体的调色方案可以从网上百度。

1)色彩明显影响了观众的情感,所以可以用色彩做情感导向

2)影片最多两种基色,太多会产生破碎感

10、合成

最后影片由Pr导出,如果字幕不多可以由Pr加,若字幕很多,最好用外挂字幕编辑器。最后影片输出的格式很有讲究。

1)若影片出现横纹,基本原因是输出时场序搞错,最好逐行,高场和低场全部试一遍。

2)输出最好选择Mov格式

3)输出间,消减音频质量,分辨率对半,将目标帧速率降低,都可以大幅降低输出的文件大小

最后,记得加上制作人员名单以及新闻中心Logo。

还有,谢谢工作人员对处女座导演的不杀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