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 题目: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 作者: 李录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 2020-4
- 页数: 480
- ISBN: 9787521712599
本书通过对中外文明发展的简要回顾,回答了何谓现代化,以及现代化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的问题。本书的精华部分在于得出了几个原则之后,对中国未来的预测,即现代化的本质和铁律与接下来的中国的预测几章。
原则如下:
- 自由市场是规模经济,大的市场才能推动科技和文明的进步
- 知识爆发式增长,于是经济也累进增长
- 创新是进步的基础,而创新意味着失败和破坏,这与强政府的利益相违背
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结合作者的理论和预测,阅读随后的十四五规划。
从上述原则也可以看出,知识的量在增加的同时,对于信息的搜索整理抽象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了。你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一个领域,并学到最精华的知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上限。
结合 乡土中国 一书中的概念,区别与传统社会以经验决定,现代化的社会是以学习能力决定一个人是否优秀。
所以从爆发式增长的知识中,迅速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并运用于实际,将是现代化社会高端人才的核心能力。
**
对未来的预测
经济
中国过去的成功,是因为瞄着别人的方向走,举国体制加上廉价的劳动力,攫取了自由市场的第一桶金。所以不太需要创新,而是需要沿着别人的路大胆的前进。
- 内需、服务将占GDP主要部分
- 从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转变为以政府为辅助的全面自由市场经济
- 金融、能源、土地等将不再对外贸、国有企业倾斜,而是通过市场机制向全民放开,以公平价格在全国范围流通
- 国企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也将逐步分离,引入民间资本,管理彻底市场化,国有股份逐步进入社会保险体系
- 国有企业经营特权将被逐步打破,逐渐形成与民间企业的自由竞争
- 民间储蓄也将通过逐渐规范化了的股市、银行等金融媒介有效地进入到实体经济
- 城乡二元结构将被打破,所有公民逐渐享受同民同权,城镇化仍会高速继续
文化
- 还给中国人和中国社会一个共遵共守的道德伦理,以及人们可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信仰
- 更加强调陌生人的相处逻辑,诚信作为核心
- 更加注重创新的提倡
政治
- 资格制进一步发展,国家公务员将通过严格的考试与层层选拔选出,精英治国
- 将政府高级主管的工资水平与社会、商业同等高管工资水平挂钩,建立指数对应关系,以高薪养廉
- 大力削减政府权力,尤其是削减在经济领域里的权力,管理方式从正面清单逐步过渡到负面清单
- 实施对腐败的零容忍。以严厉的法律、严格的党内纪律、媒体监督、民意举报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将腐败控制在最狭小的范围内
中美关系
- 避免对抗,继续开放,维持大市场
- 避免民粹主义
- 东西方之间的信任、合作、共同利益、发展,会成为本世纪下面几十年最大的主流。
缺点
本书推崇自由市场经济,然而世界上的经济制度就像是一把游尺,一端是极端自由主义,另一端是计划经济。我们需要的就是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本书提到人类经济以累进的方式上涨,几乎没有极限,因为人类的知识没有极限。事实上,人类经济缺乏进一步增长点目前是共识了,人类还能进一步解放吗?消费带来的动力能持续多久呢?
核心观点
- 大的市场才能推动科技和文明的进步,美国要做的就是缩小中国的市场。
- 中国需要想办法创造更大更有活力的市场,推动国企改革,让利于民是必然的趋势。
- 在面对国际挑战时,中国最重要的对策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市场经济,坚持不离开国际共同市场。
- 人类命运的未来,在于走出地球探索宇宙。
- 目前中国的阶段为中产阶级消费社会,所以中国应当不遗余力的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
重要概念
工程师红利
- 工程师红利对工程师本人来说,非常悲惨。由于供给的增加,工程师对企业的议价能力降低,工程师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 工程师红利作用的是高科技产业,这些产业会对其他国家进行毁灭性打击,所以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掐死中国的高科技产业。
- 所以未来,中国不缺的是能从事较为普通工作的工程师,而极度缺少能够创造出掐脖子技术的高端工程师和科学家。
- 政府也将对高端产业不计一切代价的扶持,这是国运之战。首先暴露问题,清除积弊,将大量的资源倾斜在高端人才之中。
外国投资人角度看中国未来,这篇很重要
_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 _开宗明义的指出,现在不仅是存量经济时代,甚至是经济衰退的时代,在人类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经济的格局都将和过去四十年截然不同。隐藏在经济飞速发展背后的结构性矛盾,都将爆发出来。
Chat: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