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这部书是哈耶克的成名之作,是论述古典自由主义的最著名的学术著作之一。

哈耶克从多个侧面论证了计划经济必将导致专制极权。这本书是面向大众的写作,阅读门槛不高,但是其中提出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都相当有启发性。

当时的英国乃至欧洲,都有往计划经济发展的趋势。哈耶克在第一章就深刻地指出,过去取得的繁荣和发展,都是依赖于自由的市场。当人们不满足于自由社会进步所需的缓慢进程,渴望一劳永逸,而选择了计划经济,那么后者必将导致专制和极权,最终也会丧失过去取得的繁荣。

哈耶克用半本书的篇幅论述了为何计划经济会带来专制和极权。

专制和自由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法律赋予了政府无限的权力,而后者的政府必须要在所有人都得遵守的明确法律下行事。计划必须要求政府有无限的权力,从而导致专制。现代社会,必然是从身份和地位决定一切,转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同样要看到,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是复杂的,不像本书论述的那么简单。虽然游戏规则一样,但是人们的起点不同。

要想实施计划经济,必须要预设一个价值序列,所有人的价值都被排了序。那么必然有人的需求高于其他所有人,这就带来了极权。在日本和韩国,上级就成了这样的人。所有的一切都为了上级服务,人们费尽心思就想当个上级,上级之上有上级,最终所有人都在畸形的相互倾轧。人不再作为人,而是作为组织的一员被尊重。但是反对唯领导论,也要小心多数人的暴政。

本书于我而言最精彩的篇章是第九章,论述保障与自由的冲突。一言以蔽之:

那些愿意放弃基本自由来换得少许暂时保障的人,既不配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保障。

所有人都在拼命寻求保障,无人愿意承担风险的社会是可怕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犹如拥挤在快沉的大船上,争抢着上方的位置,最终一起走向死亡。

所以我越来越敬佩拥有创业精神的人,他们看清或者压根不看虚无的保障,凭着一腔热血前进,带来真正的希望。我也愈发理解那些清醒者,他们都懂,他们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甚至需要加入这场争夺。

哈耶克在第十章描述了专制极权之下的可怕社会。在这里,人类所有的美好,包括怜悯、爱、自由、宽容、平等、独立、尊重和信任都将失去。抵抗专制极权,本质上是抵抗人类本性中的愚蠢,恶毒和懒惰。文学,艺术等等一切以人为本的东西都不会在专制极权土地上出现。你可以懂,但不能做。你可以交流,但不能散播。专制极权本身就会导致毫无原则和底线,一切为了伟大的目标,而丧失基本的人性。

那么在面对自由还是体制的选择时,我始终相信,我们的希望在大海。

坚持成为自由且正直,宽容且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