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育儿放弃
  • 副标题: 被困住的母亲与被忽视的女儿
  • 原作名: ネグレクト育児放棄——真奈ちやんはなぜ死んだか
  • 作者: [日] 杉山春
  • 出版时间: 2007-8 (2023 译)

一个三岁的女孩,饿死在卧室的纸箱中,蜷缩的身体几乎瘦成了木乃伊。

饿死亲生女儿的惨案是如何发生的,她的父母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社会的救济又为何全面失灵?

这本书是一本调查实录,详细的记述了这对父母的成长、生育、挣扎、忽视以及最后饿死孩子的过程,指出生育是一项非常艰难且需要社会投入更多关注的大事。若非如此,暴力、冷漠、残忍会代代传递。

没错,忽视也是一种虐待。成年人对刻意的忽视尚且难以忍受,更不必说年幼的孩童。

读这本书,能体会到生活的重量,如行于悬崖边的压力,以及孩子们的绝望。每一页,都流淌着粘稠的让人喘不过气的黑暗,光是陈述事实的记录,就让人遍体发寒。

抗不住生活重担的时候,能往哪里跑?那对夫妻选择了逃避。

两人都未能在父母、大人的呵护下成长,但仍旧努力求生,过上了如今的生活。他们不重视和强调自己的想法,老实地遵照父母、学校、社会的要求长大。这两个人犯下了杀人的过错,可以说正是拒绝面对现实的生存原则导致的。

书的后半部在讲检察官如何以极为罕见的恶劣重案为案件定性,将二人判处重刑。但实际上,这种做法通过将二人描述为恶魔的方式,将社会本应负起的责任轻飘飘抹掉。

仅判重刑,根本没法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惨剧的发生,根源在社会力量的极大失职。指出这点,正是作者写作的意图。

日本尚且如此,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呢?又有多少这样的人间惨剧?

每当有孩子因各种原因死去,总是草草的发个通告了事。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死亡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而我们要做什么,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前段时间的动画电影深海爆火,反映了多少人童年的支离破碎

可悲的事,媒体对电影的解说却很少着眼于其真正想表达的东西,那些孤独着痛苦着绝望着的孩子,到底该怎么长大。

看这本小小的书,太容易给这对年轻夫妻贴标签了,妈宝男、不良女、只关心弟弟的父母,沉迷游戏忽视家庭的父亲,沉迷购物负债累累的母亲。但恰恰是这种简单粗暴,掩盖和回避了真正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幸运的,社会该为这种不幸做些什么?

这是一次持续至少三代人的死亡,只是最后应在了死者身上。她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各自也有极为不幸的过去。

我亲眼见过很多不幸的家庭,可他们从不被众人看到。在传统村庄或大院式的共同抚育消失后,社会应当做些什么,来应对原子化的家庭的育儿困难?

作者指出了问题,但无法给出答案。

当然,这本书出自记者而非专业的心理学家之手,事实中穿插的很多观点都值得商榷。但光凭记录的事实,本书就相当值得一读。

生活的深渊远比你想象的更加可怕。

书中孩子的父亲逃脱育儿责任的话术,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书中母亲虐待孩子的一大原因,也是不堪重压。当养育的重担压在母亲身上时,社会中隐蔽的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许压力,压垮了这位母亲。

反观国内,社会达尔文思潮笼罩下,不幸的孩子不断沉默的死去。打不通的自杀热线,毫无用处的心理咨询,很少起效的强制报告,几乎不存在的社会帮扶体系,战战兢兢的媒体甚至不敢谈论孩子的不幸。

我们不希望真奈和其他的孩子白白酒牲。孩子的死亡,击中了当下制度、系统的软肋。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山田)

主旋律环绕下的我们,又为此做了多少?

孩子呵,怎么放心的带你来到世上。

相关阅读

相关的影视包括:

  • 狗十三
  • 深海
  • 晨曦中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