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讲座 —— 功败垂成的勇者
实话说,我是在参加这次书店讲座前,才知道周鼎老师的自白书事件。
这次讲座,周鼎老师从自己的家族开始讲起,讲到自白书事件发生,彻底断绝校内晋升之路。
他讲了童年和少年时自己的天才,两三岁在身为教师的母亲背上时,就比班上的小学生们都强。而这种天才,沉淀为其贯穿一生的自信。我在会上提问周老师,是否曾经感觉到自己的天赋有限时,他说从未有此感觉。
他也讲了塑造其三观的几件事情,大学时目击一公交车的人嫌弃站台上底层人时的怒火,第一次在异乡过年时独自爬上高山时的天人合一,对路边的一支孤独伸出的花的感伤。
每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大抵都曾如此。

但最具重量的讲述,还是他在讲座的最后一段,讲了自己从博士毕业满怀学术理想,到如今功败垂成的经历。
博士论文被导师发表,导致自己最初的五年没有安生立命的成果。工作九年间,满怀热情的讲公共课,取得了数不尽的荣誉和包装,被学校告知可以借此评副教授,本以为十拿九稳时,却被一个年限不够的理由拿了下来。
命运开的最恶毒的玩笑,是他在喝了酒之后,在一个小众的平台人人网上发的牢骚,短短几十行自白书掀起了轩然大波。
他只是指出了高校众所周知的问题,本科教育不被看重,意气用事地说自己再也不带中华文化课了,却被单纯而热爱他的学生四处转发,甚至发起希望周老师留下的活动。之后被圈外的媒体注意到,最终酿成学术圈的大事件。
学历史的他,如何想不到被架在火上的后果。从此校内的晋升之路彻底断绝,一如斯通纳惹怒系主任后,学术之路断绝一样。
又过去了九年,他再次面对媒体,在社会上寻求自己的成就之路。
这几年的心情他没有细说,但我想他在讲座中提到的,他父亲为此说的那句话,已足够描写他内心面对的压力与痛苦:
你以后不要喝那么多酒了。
周老师真正的痛苦,来自于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遭受的压力。这也是体制内最可怕的一点,对于出格之人的全方面绞杀。
但真正触动我的,还是川大人事处领导的杀人诛心之言:
要没有那件事,本来第二年应该是你上(副高)。
你后不后悔,你错了没有?
现在的周老师,一如他自己所说,学会了不再把头高高扬起,而是面对权力伏下头去,如弱者的武器描述的一般,偷偷吐口水。
但我为何说他是勇者。
他仍然没有放弃教学,他在社会上寻求出路,他仍旧热爱着生活和事业。
遭遇功败垂成且终生无望的磨难,他构建的坚强而自信自我仍然在熠熠生辉。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说自己有两个工具:日三省吾身、时刻准备着。
面对我的提问,他认为自己始终有一个理性的自我,告诉自己希望能拿100分的卷子,自己只能拿60分。
我想,这种理性便是他每天反省自己带来的。而当机会来临时,他再也不会错过,哪怕这种等待看不到尽头。
收获良多。
Chat: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