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 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 标题: 阅读经典
- 副标题: 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 作者: 徐贲
- 出版时间: 2015
短评
《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豆瓣上有人说,想批发一袋子这本书,送给他的大学老师们当礼物。
我记得十年前刚进大学的时候,心中有一大堆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答。
无奈,当时唯一能选的称得上是人文教育的课,也是老师们应付着水了一学期的中华文化课。
于是,我花了漫长的时光,才逐渐知道了该去何处寻求答案。
这就让人羡慕这本书所呈现的大学的人文教育。
书中提到的人文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习如何检验知识,并对可靠的知识建立起信念,这是人文教育对学生求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而作者认为,有知识不等于有思想,更不等于在价值问题上有正确的判断。所以现代大学应当努力增进人们对科学和人类生活的思想、观念和见解,也应当帮助人们对个人道德未来有博大的理解。
这就与国内部分大学认为的,让学生毕业就业升学是大学教育的头等大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长评
本书开宗明义指出人文教育的要求。
人文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还是让他们学习如何检验知识,并对可靠的知识建立起信念,这是人文教育对学生求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从中可以看出人文教育与知识或技能教育的很大差别。
现代大学的责任包括两个方面,增进实际知识,也增进对知识善用的理解。有知识不等于有思想,更不等于在价值问题上有正确的判断,大学应当努力增进对科学和人类生活的思想观念和见解,也帮助我们对个人道德未来有博大的理解。
人文教育的关键是阅读、写作与对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话。对话是人克服孤独存在和原子化状态的必要条件,目的是为了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真正有意义的关系。
我想到了出差时与同事们同行的时候,畅快的聊天,抛出话题并接住,适当的袒露自我,不带攻击性的讨论,真是美妙的体验。
第一部分
书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像是课堂记录。
阅读经典不只是读古书,更是把阅读与人们共同关心的当下问题思考联系起来。而如何将自己的观点系统而有趣的进行阐释,也是相当重要的交流技能。
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
前几章关于古希腊经典,我真正读过的是几何原本。作者认为,群体中共同认可的公设,就是平时所说的核心价值。
读这篇时,我突然想到在我国,陪审团是不可能搞下去的。人们普遍不相信普通公民的独立判断和道德良知,毕竟在一个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地方,见风使舵才是最智慧的。
那么自由、平等、尊严、公民权利和人权,就是西方世界的核心价值。作者提到:人文教育是人的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的基本作用就是会帮助学生确立对人类共同价值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欧几里得几何的第五条公设是不一定成立的,做不同的假设可以导出不同的几何。那么书中所言的核心价值,或者说公设,是否不一定成立呢?
约伯记
约伯记中,约伯被撒旦所考验,失去了所有的财产。虽然被验证了对上帝的忠诚,最后也拿回了自己的东西,但这场考验是有意义的吗?
作者最后提到,生活在全知全能上帝统治下的人们,都应当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否则无法通过控告者撒旦随时可能提出的考验。而每一次政治运动员、都会涌现出无数像撒旦一样的角色。
上帝秩序不变,约伯的故事将一直继续下去。
路德
路德的因信称义(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革新了人们之前以行为确定信仰的观念,把上帝从教会请到了每一个信仰者自己的心里。
全世界都一样:借助独立思考和判断的阅读,是摆脱奴役争取自由的路。
马基雅维里
现实政治的鼻祖,主张以现实利益为最高考量,排除其他一切因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代表人物是铁血宰相俾迈斯。
马基雅维里的政治艺术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机会。我想厚黑学就是马基雅维力的拙劣模仿。
伽利略
伽利略不是陈景润一般的脸谱化科学家,只在意科学而不在意其他,而是有作为社会和政治中人的全面投入和由此显现的鲜明个性。
星际信使。
交谈是自发自然的,它从学生们共同阅读的文本开始,从一个话题引向另一个话题,过程和范围是无法事先预测的。
三体的流行,某种程度上反应了我们的群体潜意识。我们认为世界就应该是丛林法则,甚至是黑暗森林,为了生存可以不择手段。正因这种观点,我们必然困于大治大乱的循环不得摆脱。
洛克 政府论
当人民与政府的立法和行政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以至社会信任被瓦解时,谁来裁决政府该不该解体。洛克的回答是人民。人民永远有进行革命的权利,人民可以向“上天”诉求。
洛克所指的“上天”,是人类由于理性而认识的一种比政府更高的权威,也是对他们自己最后权利的坚持。
一个群体中的人们如果集体丢弃了“上天”的意识,那就陷入了一种彻底的,无从自救的自暴自弃和道德堕落之中。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需要得到回答:我们是否会再次陷入大饥荒和文革?
我发现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确凿无疑的“会”。
按照洛克的理论,我想自从我们把一切都打倒后,当再也没有比党的思想更高的价值存在后,我们连最后的反抗机会都没有了。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是公共说理,毛选也是。可以读读毛选
人文教育是大众文化的解毒剂。
钳制思想和放纵物欲并行的专制制度更容易令人丧失普遍德性,更容易孕育极端个人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
第二部分
书的第二部分更像是学术著作,作者讲了其对施特劳斯的人文教育的继承和批判,这一部分太专业了我没有看完。
美国的人文教育传统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文艺复兴,另一个是宗教改革。前一个侧重在人的自由教育,后一个侧重在人的志业教育。
文艺复兴的理想是:文化的人,在精神和思想上自由的人,不知局限于职业和专业的人。
宗教改革的精神核心是关心现实世界的日常事物。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人自己的潜在优秀能力有认识、有信心的公民,他们有教养、有公共责任心,有道德关怀。
第三部分
书的第三部分讲了经典与现实的关联,是全书最有力量的一部分。
苏格拉底 理想国
苏格拉底的基本道德原则适用低调的不做什么,而不是用高调的必须做什么来表述的。不忙信最高调的真理,不放弃最基本的道德信念,形成了苏格拉底最具特色的思想者立场。
秉持了这样的思想方式,一个公民还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条件的服从任何法律吗?
莎士比亚 凯撒
该不该杀死凯撒,也就变成了一个在有效的专制与不确定的自由之间的两难选择。
在人的根本自由受到专制权力威胁和压迫的关键时刻,摆在人们面前的选择不是要有效的专制还是要不确定的自由,而是要奴役还是要自由。要不要在一个没有自由的秩序中像奴隶一样屈辱卑贱地生存。
凯撒一剧,有着一种优雅的公共语言风格。
布鲁斯特太敏感,太多虑,太高尚。这样的人永远不是敌人的对手,他大度,信任旁人,深信自己的道义,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不失败的。
斯佩罗尼 妙语录
诙谐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字能力,是有学问的表现,也是一种有实际用途的能耐。善于诙谐的人谈吐不凡,特别有语言交流和交际的能力也特别能够影响别人。
没有智慧和教养的诙谐会变成油嘴滑舌,与耍嘴皮子没有什么区别。
拉罗什福科的箴言集,那些苦涩冷峻的箴言,渗透着对人生和人性清醒而不安的悲观主义。
帕斯卡尔 思想录。
警句格言的思想价值在于,他反对那些所谓的主流观点和看似深刻其实浅陋的观念说教。
马基雅维里
制度不只是权力分配和组织的结构,而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习惯”。
专制统治把人民训练成奴性十足,没有自尊,见利忘义的腐败顺民。
这一节中,作者用中国清末民初的腐败,以及这延续100多年的腐败为例子抨击中国的文化传统。作者认为,国家不能等待大多数人具有相当公民程度后,再建立共和政体,应当先建立共和政体,然后用政体的法治和道德力量,塑造具有良好程度的共和国民。
整体开创期政治人物的行为,对未来政治文化的形成具有极大的表率和先例作用。
脆弱的共和引发被统治者的不安,因而引发他们的君王情节,这使得广大国民在心理上的能够接受,甚至期盼出现掌控大局的强权人物,这就为专制打开的绿灯。
也即渴盼明君,而非自己去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
作者在这一节中论述了政党和朋党的区别。以腐败的官吏教化腐败的国民,并从腐败的国民中产生腐败的官吏,一个共和一旦走入这样的制度恶性循环怪圈,产生的只能是越来越新式的奴隶,延续的也只能是越来越顽固的腐败。
亚里士多德 政治论
政体不仅是政治的制度,而且是与这种制度相联系的公民群体生活方式。
结语 学术与人文教育
学术的理想与人的教育,尤其是人的自由教育及人文教育以及与公共事务参与的目标是一致的直接目标包括实现人的平等自由尊严,以及尊重人的多元理性独立创制。
当时说,无法帮助教育或其他公共事物实现这些基本价值目标时,当学术甚至不能在公共领域中公开表达他的社会关怀和社会问题意识时,学术便不得已变成了他自己的目的。
现代大学的责任包括两个方面,增进实际知识,也增进对知识善用的理解。有知识不等于有思想,更不等于在价值问题上有正确的判断,大学应当努力,增进对科学和人类生活的思想观念和见解,也帮助我们对个人道德未来有博大的理解
大学在不能独立于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照样能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却很难完成人的自由教育的任务。这种跛脚的专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的,那不是自由人意义上的高等教育。

Chat: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