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利博士毕业,找到了工作。
  • 自己完成并投稿一篇论文。
  • 第一次做学术报告。
  • 平均每天学术 3 小时,行政 1 小时,运动 0.5 小时,进步 1 小时,休息 1.5 小时,睡眠 8 小时,时间上保持了非常好的工作状态。
  • 重新搭建了个人网站,自己深入定制了主题。写了 141 篇文章。并且将以前散落到互联网各处的创作整理起来,最早能追溯到高一的日记
  • 收支基本平衡,存款增加了 14014 元。
  • 自己编写程序,将 app 记账数据本地保存处理,写了半年的财务记录和年终财务统计。
  • 写完了一整本快乐日记,以及整整一年的十年本,还配上了精美的照片。
  • 共进行了 77 次力量训练。
  • 建立了家庭影音系统,可以方便地看电影电视剧。
  • 部署了自己的 ChatGPT 系统,抓住了 AI 浪潮的尾巴,靠它极大地方便了生活。
  • 去了哈尔滨大连山西贵州香港和澳门,写了图文并茂的游记。
  • 看了 19 部电影,读了 34 本书,玩了《王国之泪》,《刺客信条奥德赛》。

我的感受

年轻时过度存钱带来的生活的匮乏,终究会在某一天撕碎生活本身。该及时买的就得尽快买,比如在大连旅行前果断下单的镜头,将旅游体验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弱点,从而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警句。对我来说,最重要就是克制与忍耐

人生并不总是进步的,甚至也不总是螺旋上升的。高二时写的日记仍然能教育现在的我。时常回头看看,也许当下难题的解决方案就在过去的记忆中。

语雀短暂奔溃,朋友圈照片莫名不显示后,我发现唯一长时间可靠的记录是纸笔和自己精心多处备份的电子资料。写在纸上的将伴随一生,记在网站上的则可以常常回顾。

事业的失意,如同生命的逝去一般是必然的。在选择一份职业前,不妨看看最糟糕的情况自己是否能接受。于是我参加了 周鼎的讲座、读了斯通纳、看了超脱

关键词

2023年的年度关键词是:孤独

离开校园,才发现校园里总是有人与我朝夕相伴。参加了工作,才真正体会到了现代都市的孤独和原子化。

白天在单位,所有人都在礼貌地疏离。晚上到家,还好有猫猫晃来晃去,不然家中和离开时没任何变化。

在家不管做什么,甚至睡觉前,我都习惯了放着《武林外传》当背景音,让家里有点人气。

好在,虽然过程很长,我逐渐融入了孤独。

相关文章:

  1. 雨霖铃
  2. 旅途随感:贵州的风
  3. 追逐的孤独
  4. 出差感想 —— 瞬间被戳中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