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文章 初读笔记2. 《准备》 的评论。

文章的结构实际上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不满足于当下教育体制的人,如何与一群人一起逐渐实现革新的教育理想。

文章最后一句话,很好的总结了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折腾的原因,因为每个被拯救的孩子在乎。

对于这个混乱、残忍、冷漠甚至绝望的世界,人们冒着极大的风险与滑落对抗,是相当勇敢甚至伟大的。

我动容的几句话包括:

失败只有在两种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首先,个体确实从失败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并因此有动力再次尝试;其次,失败不会永久地排除未来的可能性。

总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有些失败是绝对有害的。比如在内卷中失败,不仅排除了可能性,还学不到任何东西。

放任学生和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尊重是两码事,后者更为困难。

所以一位合格的指导者,必然是殚精竭虑的,而非挥一挥手念念稿子就行。

我们向学生解释,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求属于自己的成功,并且无需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我认为这段是本书的题眼,我们这个糟糕的文化太强调利出一孔,导致毫无意义甚至泯灭人性的内卷竞赛。我们太喜欢整人了,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把别人整死。

非升即走,教育内卷,职场内斗,后宫争宠,权力斗争,不尊重和鼓励与众不同的文化,长出的都是浸满剧毒的果实。

一群志同道合的家长,与社区、媒体、基金会等社会中间层,还有虽没出现但一定在场的政府(涉及到学校设立与运营的许可问题)的良性互动,是萨米特建立的关键,没有之一。

社会中间件是个有趣的概念,复杂而相互制衡的中间件,给了社会多样性的可能。当然,在我们这里,一场换物业的投票都能被当做寻衅滋事甚至颠覆政权,自然也就没了社会中间件这种东西。

走向脆断也就是必然的。

文章很好的完成了作者的初衷,让没时间看书的人,也看了个有趣并且富有启发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