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新疆与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对没出过国的人来说是非常新奇的体验,晚上十点天还是亮着的。人们也在两点吃午饭。
在新疆大学转了一圈。大学的新校区在盐碱地,路旁新种的树根处埋有滴灌的水管。乌鲁木齐的天气变化很快,出了太阳很热,云一多,马上就凉快了下来。
我们来的时候,恰好赶上古尔邦节,也就是维族的春节。大学生们放假了,去赛里木湖的车票压根买不到。有趣的是,汉族人不过古尔邦节,维族人不过春节。
本来以为去不了赛里木湖了,女朋友极有创造力的提出可以上午动车去博乐,包车去赛里木湖,晚上就住在博乐。
小红书上约的当地出租车师傅,因为要做口碑,服务都非常好。好玩的是,出了博乐站,差点被截胡。另外一个出租车司机敏锐的看到三个人拿着手机,假装是我们的师傅。还好师傅站着高高的打了个电话,我们才知道跟错人了。
包车沿着赛里木湖转了一圈,一百公里,雪山蓝湖,山坡上还有一层层重叠的深绿松树。
六月的天,下午会起云雨,半边天空里垂到湖面的云把远山遮了大半,另外半边可以依稀看到雪山。环湖公路旁的草地上的黄花已然开过,往山坡上看去,层层叠叠浅绿深绿,宛若在画中。
旅程的后半段短暂天晴了一阵儿,阳光下的湖水从晴蓝到蔚蓝,随着太阳的隐去逐渐变成品蓝浅灰。最美的赛里木湖该在六月初的清晨,但出来玩,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醒来了,本来打算在博乐闲逛,顺便商量第三天怎么去吐鲁番。又是思路敏锐的女朋友提出反正要去沙漠,不如直接现在杀过去,晚上在沙漠玩,坐九点多的动车回来。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优秀的决策。吐鲁番的很多景点是凑数的,只有沙漠最有趣,但沙漠也只有太阳临近落山时才比较舒适。
刚到吐鲁番,我就发现公路上有一大滩水,靠近就不见了。查了查百科,发现是迷你版的海市蜃楼,因为空气密度不同而发生的折射现象。
在火焰山下车的一瞬间,仿佛置身于火炉旁,热浪席卷在脸上,把人顶回空调车。但这种热是干热,火舌把空气中最后一丝水分都烤干了,火焰山上寸草不生,连虫子都没有。
麻扎村是个依山而建的维族古村,还没完全开发。路边有人包下了土房门面,有在做直播,也有在做旅拍。小女孩卖力地喊着杏仁水,或是自家楼上拍照超好看。但看照片都能看出的热量,让人很难生出游玩的念头。
当地人修房子,砖墙外要抹一层泥巴,希望藏在土中可以冬暖夏凉。
包车去沙漠的路上,师傅不断让我们决策怎么玩沙漠。是听他的推荐去露营基地,还是去景区,去了景区是坐越野车还是区间车。
我在查了四五十分钟小红书毫无收获后,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决策权。第一次来此地,小红书上充斥着商业推广,又担心自己被带到沙漠深处被坐地起价。
最终,我找到了一张景区明码标价的牌子照片,女朋友拍板决定坐越野车。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依靠直觉做出正确的决策,是一种天赋。凡事追求安全的我,很难去冒险。
只有架子的越野车,有着半人高的沙地轮,在黄昏的沙漠上飞驰,体验相当刺激舒爽。
脚踩在细软的沙地上,抓起一把滚烫的沙子,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沙丘,被倾斜的太阳勾勒出深浅轮廓。大漠深处吹来的风逐渐变强,发丝与衣袂翩翩。
一步步走向下个沙丘,脚会陷在沙子里。与海边不同,这里的沙子无边无际,用力把胳膊插入沙地,沙子从表层的滚烫变成深处的凉爽。可惜时间有限要赶动车,没法体会太阳落山后的气温骤降。于是排上了人生清单,一定要再来一次沙漠,露营看星空。
我们如同去新兴的苏联考察的罗曼罗兰一般,淳朴热情的当地人,不坑人也不宰人的景区,堪称奢华的大车道,刚开始看到的都是幸福的生活。
繁花背后不见得总是盛世,魔鬼总在细节中。进每个大商场都需要安检,街上买不到切西瓜的刀只能摔碎后大块吃,住招待所时关不上的门和深夜巡视的警察,旅游景点站岗的军人,还有路边正在演练防爆盾的保安。我有预期,但只有踏足此地,才能深切体会。
同行的年轻人讲起,只要身份证是62开头,在任何地方都躲不过一遍遍的检查。在内地还能讲讲感受,但在此处连隐晦的说都不行。也许什么都不想,或者天天刷抖音的人能活的很好,但是一旦想去思考历史与未来,就躲不开择人而嗜的眼睛。
这里的人们喜欢精美华丽的花纹,土色的建筑有着热烈鲜活色彩的门。鲜甜的缸子肉,油润的手抓饭,调味极美的鱼汤与羊蹄,劲道喷香的馕。我们最终要用生命捍卫的,是美好的生活本身。
烧起来的火,未曾熄灭。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后。
Chat: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