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标题: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原作名: Learned Optimism
- 作者: 【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
- 出版时间: 2010.8
习得性乐观不是学着对自己说肯定的话,重要的是在失败的时候运用非消极的思考方式。习得性乐观的主要技巧是在失败的情境中改变具有破坏性的想法。
这本书给了我一直秉持着的一个观点强有力的支持和切实实现的方式:我们应当像保护最珍贵的东西一样保护自己。
政治性抑郁的本质是习得性无助,一套运行两千多年的高效制度让一代代人学到了什么叫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现状。对抗这种抑郁的一种方式,就是重新学习乐观。
除了制度之外,我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中,也遍布了悲观的土壤。凡事要找自己的问题,胜不骄,再接再厉还差的远。我们需要对自己做一次心理疗愈,用习得的乐观来进行对抗。
然而,本书在第一部的末尾,宣称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治愈抑郁症。我们知道,正如没有完美的制度,同样也没有完美的方法治疗抑郁症,所以同样要认识到乐观的局限性而非被作者带着走,尤其是小心最后一章作者主张用集体主义对抗个人主义带来的无意义。但认知疗法至少会比精神分析更符合我的认知。
精神分析将当下的痛苦归因于童年时的欲望和苦难,如此归因使得其治疗方案看起来像是现代巫术。我们没法穿越回去,只能把现在的自己变成孩子来治愈童年。
但如果未来即将和过去一样悲惨呢?但如果苦难从来未曾退却呢?这时候总得想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让自己有能力继续活下去,不妨试一试认知疗法。
第七章讲了儿童的乐观要比成年人优秀的多。可以想到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能把孩子逼自杀,这是多么深刻的绝望。我总是想到,如果让现在的我去读初中高中,想必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就算到了高三,每天晚上一两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是绝对不能少的。这可能也是我在酷烈的应试教育中存活下来的原因,我没尽全力,我很乐观。
科研某种程度上就是推销,我们有相当大的自由度,但要不断面对失败和拒绝。没有系统性的乐观工具箱,是很难继续走下去的。科研、创新需要极大的乐观,才能超越不可能战胜挑战,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活力。
乐观当然是有问题的,过去十年间背上了三十年房贷的人,已经感受到了乐观带来的代价。所以一定要明确乐观适用的范围,涉及到投资、债务、安全、财务的,还是得谨慎,防止自己在电梯里做俯卧撑而不自知。此即理性乐观,只要失败的代价不大,就该使用乐观技术。
总体来说,在一个普遍乐观的时代要有意悲观。在一个普遍悲观的时代,要理性乐观。
是时候开始学习乐观了。
先是记录。ABC模型,不好的事件(adversity),想法(belief),后果(consequence)包括感觉和行为。如:A好朋友没回电话,B我想他可能不喜欢我了,C我一整天心情低落。
改变悲观的解释风格的方式:中断、转移和反驳(disputation)。最终积极的行动会给自己带来激发(energization)。
这就是ABCDE模型。
不好的想法出现后,迅速提醒自己中断。摇铃、橡皮筋弹自己等等。随后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比如研究手边的物件。或者可以迅速写下并告诉自己之后再想。
最后,需要直接反驳自己消极的想法,训练自己积极的思考。那么如何反驳呢?大体的方式就是把消极的想法当作别人和你说的,来反驳他
- 证据(与盲目相信积极相对,实事求是最有力量)
- 其他可能性(选择可能原因中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可改变的、特定的、非人格化)
- 暗示(如果消极想法是对的,那后果也没那么严重)
- 用处(如果后果确实严重,那想这个也没用)
先从每天都写一份小小的日记开始,践行ABCDE。

我的测试分数
BBABB AABAA ABBBB BABAB BBBAA AAAAB ABBBB ABBAA AAAAA ABB
PmB 永久性坏 00001010 2 中等乐观
PmG 永久性好 10111110 6 中等乐观
PvB 普遍性坏 00100010 2 中等乐观
PvG 普遍性好 00001110 3 中等悲观
HoB 希望坏 4 中等有希望
PsB 人格化的坏 11110110 6 中等低自尊
PsG 人格化的好 01011000 3 中等悲观
B 10 平均水平
G 12 相当悲观
G-B 2 中等程度悲观
Chat: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