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与自由,贫穷与开放,曼谷,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Day 0 行前

去泰国之前,一个演员经由泰国被绑架到缅甸的电诈园区的新闻闹的沸沸扬扬。父母非常担心我的安全,很多次都想力劝我打退堂鼓。

然而,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远比现在的泰国要危险的多。抢劫杀人案频发,甚至坐个公交车都会碰到路匪被挨个抢劫。但是同样是那个年代,不畏风险走南闯北的人反而能积累起第一桶金。担心路上的风险而待在老家的人错过了时代的机遇,被无情的甩下。

那个年代,人们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人们勇敢的辞去了公职下海创业。现在时代似乎又到了那个关口,重新呼唤勇气和野蛮的心智。然而,人们却逐渐被社交媒体上刻意被渲染的危险吓破了胆。拼命钻到体制内,对着有勇气的人大加嘲讽。不止是国门,甚至连自己熟悉的城市都不敢迈出去。

安全被让渡出去之后,一个后果就是当我们到了没有老大哥保护自己的地方,只会浑身颤抖充满恐惧。

但人就应当恐惧,就应当警醒,就应当不断的磨砺自己的大脑和心智,增强自己的勇气。不冒任何风险的人,终究学不会如何面对必然会到来的无常与风险。

不惧危险,不惧死亡,将自己的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准备进入那不再温和的夜晚,始终保持内心的紧张与恐惧。

精神和体魄都需要野蛮。

话说回来,我刷到的以及朋友那里来的消息还是让人有了其他的恐惧。买了前往泰国机票的人出发前,会被警察打电话询问或者关怀。他们从哪里拿到的信息?辖区人口几万几十万,警察不可能定时查看每个人的机票或者签证信息,大概率有一套高效的信息流动机制上报并精准定位到人。

对于敏感的人来说,这通电话当然是一种威胁。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警察打电话来明确告知你,我们掌握了你的行程和你的信息,出去老实一点。

接到诈骗电话后,警察也会打来电话确认有无被诈骗。说明他们同样可以监控,并且一直在监控公民的电话交流。至于断卡行动,说明金钱的流动也在严密的主动监控之下。

钱、信息和行踪都被不计成本,不计较是否曾经犯过事的严密监控,这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出行的前两天,可能吃的比较油腻,肠胃大罢工,整整躺了一天才恢复了一些气力。平时还是得注意多吃一点清淡的,尤其是流感过后肠胃比较脆弱时。

然而,正是得了肠胃炎不敢胡吃海喝,反而让我更加仔细的品味每一顿餐饭,感受到克制的美好。

Day 1 郑王庙日落

坐飞机时,在西边看到了巍峨的雪山。查了地图,发现是川西的的喜马拉雅山脉。飞机已在万米高空,雪山却依旧看似与飞机平行。雪山庄严肃穆的凝视着云海,仿佛一座亘古不变的神明。

想到珠穆朗玛峰有将近八千多米的海拔,果然只有直观的看到才能感到山有多高。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温暖水汽,南北两面甚至有几十度的温差。山脉的阻挡,也导致了即使身处万米高空,飞机也常常会摇来晃去。

泰国王朝已有将近三百年没有战争,在那片常年温暖,谷物三熟,从未饥荒的土地之上,人民会有怎样的性格呢?

下了飞机,机场出口有一大堆打印的名字,各种语言都有,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找到我的名字。接洽的人会说一点点中文,但不多,更多用点头和指指点点来沟通。

泰国的司机开车非常猛,一路坐到酒店都有些晕车。路边的民居很有东南亚的风格,和首尔的现代和大阪的精致完全不同。街边有各种各样的特色餐厅和咖啡店,甚至有大大的充满大阪风格的日式拉面招牌。

高速路边的神像

酒店房间是个loft,虽然是五星级酒店,但打扫的并不是太干净。电梯需要刷磁条卡,而不是别处常见的芯片卡,刚开始插还折腾了蛮久。这个酒店看起来是有些年头了。

下午收拾一下,就出发去郑王庙看日落。途中经过了暹罗博物馆,这是一座主要讲泰国历史和民俗文化的博物馆,有非常多互动的设计。

博物馆前是一片小小的公共草地,不少人带着野餐垫来这里躺着晒太阳。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可能是高中生在做集体活动,一个个兴致极高看着非常快乐。

博物馆前的草坪

有一段演出是定时开始的,用英语讲泰国的由来。旁边热情的小哥挨个展厅找人,让人们过去看看。

我用护照租了一台中文解说机讲解各个展厅,朗读的声音非常好听。泰国人虽然放了几件两三千年前的文物,但也诚实地说当时并没有形成泰国的存在。

从博物馆出来后,有些犹豫到底是找间临河的咖啡厅,还是就在海边公共观景台看日落。最终决定还是按原计划在观景台,因为临时查不到哪间餐厅是临河的,而且估计那些位置需要提前很久预约。

湄南河边,夕阳西下。伴着东南亚风格的爵士乐,游船划过河面,将夕阳击碎为粼粼波光,映在河边起伏的码头之上。河面不宽,水波却起伏明显宛若大海。

观景台旁边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咖啡厅,Before Sunset。名字起得太精准了,正像那条塞纳河,那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随着刺目夕阳的隐去,对岸的佛塔逐渐显出缤纷的身影。大鸟成群在天空飞翔,微凉的风夹杂着水汽从河面吹来,晒热的石头凳子让人想在这里一直坐着。

郑王庙的日落

这让我想起了洱海边闲坐的时光,但与此处比,差了那好听的爵士乐。不愧是世界级别的旅游城市,文化交融和谐,我在河边的一个多小时,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种,操着各种各样的语言。

晚上在附近找了家餐馆,意外是家米其林指南餐厅,Somtum Der。两人吃了六百多泰铢,点了炒饭和冬阴功汤。这是我喝过最好喝的冬阴功,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完美融合在一起,再被醇香的奶油所柔和。

这家的冬阴功,相较于我在国内吃过的,香料味更重,而且回味多了一丝丝苦味。要是说起来,家附近的一家名为猪猪泰的餐馆做的有这几分滋味,可惜这家馆子没能撑过一年。

炒饭同样也是多种滋味混合在一起,吃第一口就很惊艳,这也是泰国美食的特色,丰富的味道。之后几天,我们都尽量找米其林餐厅来吃。这座城市的角落里也散布着平价的米其林餐厅。

米其林小店

晚上回酒店时,发现附近有很多欧美人聚集在酒吧里,仿佛里面有着白人刷怪箱,路边还有不要钱的歌手在驻唱。曼谷的外国人数量让人吃惊的多,相当开放包容。

Day 2 大皇宫

嘟嘟车很像西安的三轮车,闪着彩灯在街上到处乱窜,得靠自己讲价。有趣的是脑袋上还顶着TAXI的头衔,也是泰国的标志之一了。

嘟嘟车

我们去了卧佛寺,感慨于泰国寺庙的颜色纷繁,也有着进门需要脱鞋的虔诚。大皇宫的人就非常多了,可能是旅行团必去景点,我们在门口的台阶上坐了一个小时,草草拍了照就跑路。

卧佛寺的佛塔

出门本来想打Grab,但看到路上非常堵,走到下一个目的地又只有二十多分钟,就决定步行,结果忽视了烈日的威力。

途径大麻一条街,还有些胆战心惊,有一家居然打出了happy here的招牌。倒不是担心大麻成瘾,而是害怕不小心吸了烟雾回国被查出吸毒。

我们专程来一家店买泰国校服,都是说中文看小红书过来的女孩子。我们印象中没有泰服的多少影子,搞不好都分不清和傣族服饰的差别。但初恋那件小事中的校服深深镌刻在记忆里,也让我们专程来了一趟。

初恋那件小事

我们的青春片都不值得拿出来说,唯一称得上是佳作的就是反映父权制摧残的狗十三,可惜热度也不是很高。

对面是一家应该是祖上华人开的咖啡店,泰式奶茶非常好喝,没国内的甜腻。冬阴功排骨面又是另一种风味,奶油没那么多,香料味也比较淡。猪肉饭也好吃。

郑王庙里有着各个国家的男女盛装来拍照,非常养眼。寺庙里有专门培训的一群摄影师,有着编号。我们花了一千泰铢,说是半个小时实际上是一个小时。技术非常不错,也很用心的在拍照片。

摄影师感觉老得有些端不动相机了,交流的时候旁边有位阿姨介绍他之前是某本杂志的摄影师,他应该也很骄傲。

想起张丰所说,成都的玉林路之前也是有着各色的外国面孔,但疫情之后就不见踪影了。疫情期间一个标志的新闻画面就是,一个外国小伙举着牌子请人领养他的狗,这一去就是永别。现在来成都的外国人,又有多少愿意养狗的呢?我作为一个朝不保夕的本地人,都不再想养宠物了。

我们在郑王庙又看了次落日,身处塔底,太阳从塔的背后落了下去。

晚上吃的โค ลิมิเต็ด,有限公司,牛肉面超级好吃,东南亚风味的五味俱全。但女朋友觉得煎饼一般,实际上就是甜品。菜单上有中文,我在这家商场里听到了小苹果,还有各种语言的流行歌。

Day 3 朱拉隆功大学

今天在朱拉隆功大学逛逛,顺便走走附近的商圈。这是泰国最古老,也是最好的大学之一。

中午有些饿,吃了豚骨火山的一碗煮了豆芽的日式拉面。这是一家源自大阪,在众多东南亚国家开了分店的拉面店。面条是泰国的味道,偏硬,汤头和日本很像,加了泰国面条必煮的特色豆芽,还泛着生味,意外的好吃。

是啊,泰国的大学生出来逛吃,怎么会吃泰国菜嘛,肯定和我们一样到处吃新鲜的东西。

吃完就随便找了个小门钻进了大学,环境很像国内的老大学。专门找了数学学院,门口有两块黑板。一个走廊上没有黑板的数学学院,是上不了台面的。

学院门前的黑板

专程去找学校公园的咖啡店,没能找到,却路过了一个非常大的草坪。大学生们在这里叮叮咣咣准备晚上的音乐会,青春真好啊。

出来在一家充满中式元素的咖啡店喝了杯泰式奶茶,和国内充满糖精味的完全不同,非常好喝。

咖啡馆坐了很久,出发去吃另一家泰国小馆子,TOOKPAK (Stadium One)。东南亚风格的咖喱牛肉汤配上煎饼很有滋味,炒河粉也好吃,芒果糯米饭倒是和国内味道差不多。

晚上去逛了曼谷最大的几家暹罗商超,店里非常多日本元素,甚至有日本的杂货铺和书店。仅从这几个商超,就能感觉到泰国人对日本流行文化非常喜爱。

曼谷市中心

店里日本的文具价格比国内的都贵,结合泰国肯德基蛋挞便宜一半的价格可以想象文具的价格之高。可能还是物以稀为贵,泰国还没有庞大的中产来支撑大量的进口文化产品。

我在地铁上,还看到了百分百日本进口果汁的广告。来之前没想到曼谷会有这么多日本元素,泰国人也这么向往日本,真有意思。

Day 4 Apple 直营店

Apple 零售店是Apple最棒的产品之一。

每到一个城市旅游,如果可以的话,我一定会去当地的Apple零售店看看。虽然全球的零售店似乎都遵循类似的设计语言,但却在细节处保留着当地的特色。

我去的这家是曼谷的第二家零售店,在曼谷真正的市中心,暹罗商圈的暹罗百丽宫旁。这是一座三层的圆形建筑,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有着金属外壳的圆形电梯。

玻璃门有着美妙的阻尼,方便推开,但又会自动缓缓关闭。

把玩了店里的Apple设备,除了word做了泰文和佛历的模版适配外,官方的笔记软件倒是没有做些专门的泰文笔记,这点和首尔的就不太一样。

Office的泰文日历

给女友演示了Apple在国内不能使用的服务,丰富的Apple tv,音乐广播,播客的英文字幕,股市中的财经新闻,包括可能会有的Apple intelligent。如果不被展示,国内用户永远不会知晓自己错过了什么。

中午吃了一家chuan kitchen,川菜馆子的新加坡菜。海南鸡饭和我想象的一样,鸡汤鲜美,配的泰味小料也很好吃。椰浆鸡饭就一般般了,不知道椰浆在哪里。

下午去街上拍拍泰国校服照片,查了一下这边在大学里面上课都得穿校服。

又吃了有限公司的泰餐,鱿鱼炒面是某种宽面,自己可以加一些泰式的酱汁,不加也好吃。这家的泰式奶茶焦糖的味道比较重。

可能是第一天想走完三个必玩景点,搞了两万步太累了,今天稍微走了走就觉得超累回去休息,躺在床上放松。

不特种兵的旅行真不错,对于体力不太好的人,强迫自己进行特种兵旅行,某种程度上也是匮乏的体现。不尽可能多的体验,之后还能再出来吗?

我们还逛了宜家,感慨于安全感丧失又只想跑路之后,连带着连装修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动力了。花一年的时间装修,对一门心思想跑路的我们似乎没什么意义。反而用了心血的地方会被别人当成要挟我们的手段。

从大学时梦想可以布置自己的小家,到真正可以装修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恒产导致没有恒心。梦想中安稳的生活,没想到代价如此之高。

安全与稳定似乎也是人的必要需求,安全才可以休养生息,稳定才能节省精力用来探索。没有安稳,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找下一个安身之处。

我们比家庭幸福可以依靠的人更加辛苦,但也就此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今天在谷歌上终于搜出来了小时候看过的,警察的女友是小时候的好哥们而且是变态杀人狂的电影,致命切割。这部片子构成了我对泰国印象的某种底色,和初恋那件小事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一个变性和色情产业发达,又充斥着大量各色人种的地方,性剥削必然非常严酷,不会总是歌舞升平。

来了泰国才见识到宗教信仰的虔诚,街道的角落上到处都有神像,店里面也到处有国王的画像。人们经常在上班出行的路上,虔诚的朝拜神像。我们去Apple零售店时,走在高架桥上,都见到了身边几位行色匆匆的女孩朝着桥下神像的位置双手合十致意。

泰国的佛教俗称小乘佛教,或上部座佛教。更看重个人的清规戒律和修行,是泰国的国教,理念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Day 5 伦坡尼公园

今天很晚才出门,去公园旁边的米其林店里吃泰餐Somtum Der,果然每家店的冬阴功汤味道都不一样。

吃完去旁边的咖啡店Dusit Gourmet - Baan Dusit Thani坐坐,很有欧式的感觉。点了两杯水,就瘫倒在沙发上聊了三个多小时的天。看着窗框外的街道,仿佛到了某个欧洲的城市。

从大阪真正体验过悠闲旅游的快乐,我们在享受旅游生活而非特种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归根结底还是钱和自由变多了,不再觉得自己攒了很久的钱一定要值回本钱。像这种找家街角咖啡店慢悠悠体验生活,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次旅行共花了一万三千多,而我大学读书期间一年最多只能花六万。对于占据了六分之一的支出,自然不能如此般悠闲。这也说明了若想悠闲出行,收入和闲暇时间都得满足某个阈值。

匮乏会让人不自觉地更加痛苦,我也不再如年轻一般批判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景点拍照回来啥都不知道的所谓中国式旅游。之前的我们太匮乏了,一辈子可能就出来玩这么几次,每次都是大事。

很重要的是,人文素养是昂贵的,甚至是需要某种程度的财富作为先决条件的。身处匮乏诅咒的人,很难理解何谓有闲。但只要这些终日忙碌的长辈懂得闭嘴,不去干涉我们的出行,那生活至少还能过得下去。

步行去公园,刚进去就看到了一条手掌大的蜥蜴。我还说运气不错一进来就看到了公园著名的看点。结果越往后走蜥蜴越大,直到我不经意的看到拐角藏了一只比人还长的蜥蜴,便在脑中拉响了刺耳的蜥蜴警报,余下的时间都小心翼翼。

蜥蜴

看到了野生环境中的蜥蜴,才理解塞尔达传说中的蜥蜴战士多么的精准。这些家伙混在环境中是真的看不出来啊。

公园里有不少白人在跑步,还有一位热爱跑步的白人老哥把孩子放到小车里,腰上有个圈和拉黄包车一样拉着跑。

看完了长街落日,本来想去吃一家米其林泰餐。结果过去才知道提前预约,不然得等到九点,又在附近找了一家也得booking。

长街落日

这条街毗邻高端公寓和高级酒店,有很多夜店。回来的路上,小店门口站了不少身着制服的女孩们。粉色的招牌,暧昧的灯光,清凉的装扮,真是涨了见识。这里不像国内一样需要警惕扫黄打非,特殊服务自然也会更加专业。

我们第三次去吃有限公司,店员都认得我们了。新吃了一碗椰浆奶昔,还有大虾炒饭。炒饭超大的一份,两人吃了个大撑回酒店休息。

Day 6 返程

对这次旅行意犹未尽,也感到内心获得了真正的休息。一个表现就是,回家后不必休息一天才能再投入工作了。

曼谷之行,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也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开放和希望。街上遍地都是欧美日韩的人与物,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一定能孕育更加复杂而富有希望的文明。

坐飞机回家的路上,听到了播客迫切提问在讨论爱与控制的关系。直截了当地指出所谓的孝顺,只是以道德的名义施加的极端残酷和恐怖的操纵,父母从未真正将孩子当成人来尊重。孩子可以感知什么是真正的爱,而其他以爱为名的控制换不来任何子女自发的爱。

那么作为子女,摆脱恐怖的唯一方式就是逃离。遗憾我用了将近三十年才看出父母的残酷,但庆幸我在一切都晚了之前看了出来。以前我还以为只要心肠够狠就能换来尊重,然而面对无底线的残酷而又恐怖的控制,唯有逃离才能得到尊重。

行在异国的土地上,我感到无比的自由和舒畅,离家愈近,就愈发痛苦。

这让逃离更加艰难,这也让逃离更加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