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紧张充满压力的两个月结束了,我迫切想要一段旅行用来放松,即好好玩几天。恰逢女友也打算去新加坡逛,就打算直接去新加坡走走。

国人玩新加坡,多半是与吉隆坡一起玩,只给新加坡留一两天的时间。能查到的攻略也只是在热门打卡地走走。没成想这次的旅行却充满了惊喜。

樟宜机场

Day 1

算是我的第三次出国自由行了,不管是焦虑还是热情都较以往衰减了不少,攻略都没有做的很详细。

回顾了日本的游记,那时便感觉想要深度了解一个文明,还是需要工作与生活一段时间。但转念想想,我在成都待了十多年了,也称不上了解这座城市。

但并不意味着旅行不重要,长途旅行而非走马观花的打卡同样可以让文明的一些气质沉淀到心中。泰国人的虔诚温和与自由,日本人的友好现代与疏离,即使走马观花的韩国,我也见到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自信。

什么是文明,小西认为文明是一种共同认同的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讲,从小就感觉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的我,远离了物质上家乡,反而在遥远的西南找到了更适合的家乡。离开过家乡的人,能深刻懂得何谓人离乡贱。

那何不走得更远一些?

落地新加坡,目之所及就是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和谐交融。标签上主要是英语,但有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的翻译。广告和各种通知上大范围使用的是英语,旅店房间里的电视上,也能搜到英语、香港、印度和新加坡的频道。

我们走路去了鱼尾狮,还有海上的苹果直营店,还在旁边的商场见到了指环王的话剧!可惜8月中旬才上映,这次来不及看了,有些可惜。

Day2

去逛了植物园,胡姬花园(兰花)非常漂亮。我在几层楼高的冷室内见到了捕蝇草,一种从小就在百科全书上看到的神奇植物。

同行的,还有带着三岁小孩的宝妈,我才注意到地铁上的无障碍设施多么重要,没有电梯,推着的小车根本没办法下去。这位宝妈生育了两个孩子,还能有大量的科研产出,让人不禁感慨我的时间去哪里了。

但是转念想想,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聊起对社会实事的关注,对政治的深入思考,她似乎就更加容易陷入宏大叙事之中。

中午和本地人一起吃了非常好吃的一顿饭,莆田,其中卤面简直一绝。看似清淡的面条,蔬菜和海鲜点缀,味道层次却非常丰富,很好吃。

这位新加坡阿姨没有生育,丈夫是一位艺术家。我们说起小印度,她提到自己从来没去过那个地方。我想起楼下的理发师,说过自己自从十几年前离开玉林路后,也就再也没有去过。

人总会过高的估计自己与他人再次联系的可能性,我想也同样会过高的估计与环境地域的联系。忙碌于工作,深陷于生活,闲暇时间通过抖音快手了解外界,一说起来大家都知道的同样的话题。

我们的世界逐渐变得平白与浅薄,那么长途旅行就变得更有意义。空出几天来,专程去了解某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细节,去到某个本地人习以为常或是从未去过的角落。

可若是满足于遵循他人的攻略,搜索各种必打卡点,回来发几张同质的照片,旅行从发现变成了印证,那就磨灭了这一层意义。

晚上去圣淘沙岛上玩,这边的沙滩有点像是珠海,主要是人造的,但这是这个国家少数的可以玩水的海滩。因为大部分海水都有污染,所以圣淘沙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里还有小小的环球影城和哈利波特剧场,比较适合一家人来玩一天。

新加坡可以拿来打卡游玩的地方确实不多,难怪很多人新马泰一玩一两周。但在海边沙滩找个地方看看蓝天,等等日落,吹吹凉爽的海风,日子也非常不错呀。

晚上去吃了家新瑞记海南鸡,非常正宗,是那种低温慢煮的嫩滑鸡肉。就是六人餐的量太大了,感觉可以喂饱六位体重两百斤的汉子。

Day 3

上午排队吃了小红书上相当有名的亚坤咖啡,半熟温泉蛋配上酥香的咔椰吐司非常好吃,豆浆咖啡也很有特色,咖啡底部豆浆口感有些粘稠,有点像加了芝士的奶茶。

酒店旁边的百胜楼有两家开了几十年的书店,在有联书局找到了不少即使在香港也没法出版的书籍。有些人买了好几本,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带回去,虽然看过大部分,但能摸到这些实体书也有别样感觉。

我猜想那两位应该是大陆人,不然不会对那片土地的深重苦难有这么强的兴趣。

新加坡国立图书馆陈列的书籍绝大部分是英文的,角落书架上的两层在讲中国,和以色列中东西班牙等放在一起。我看了两本书,有一本书是天安门事件的连环画,还有一本是牛津当代中国史。

翻着牛津当代中国史,李文亮也算青史留名了。整本书的写法有点像经济学人,通过有选择性的编织一些信息,展现某种观点。

中午吃了碗乐牛私房面,牛肉面相当好吃,汤底有药材味道,有点像在泰国吃的面条。结合昨晚的海南鸡,让我感觉可以在新加坡吃到正宗的各个族群的食物。这禁不住想让我尝一些国内吃不到的南洋菜系,甚至是印度或者穆斯林菜。

在Kinokuniya书屋买到了孤独星球,这也算是我个人小小的收藏爱好。去过的地方,搞一本孤独星球来看看。没想到当天回了酒店,我就把这本书翻看了一遍试图去找下一个地点。

晚上去小印度逛了逛,确实有电影里看到的印度的观感。弥散的香料味,街边卖的金饰,还有非常漂亮的印度寺庙。有趣的是,他们的食阁上悬挂的标语是不要打架。

新加坡种族融合做的很好,保留了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很好的融入了现代城市之中。

Day4

今天去了QS排名第8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逛了逛,这是亚洲最好的大学。不好意思坐他们的校车,打算坐公交过去。结果因为国庆封路找不到公交站,烈日之下暴走二十分钟。

校车上规定了只有学生教员陪同才能坐,但实际上也没人检查。

新加坡这边也很卷,一个中学打出的牌子是,本校QS50的录取率高达90%,还会把学生的照片也挂出来。

中午就在大学食堂吃了两碗面,晚上吃了有名的椰浆饭,感觉味道还是相当不错。

酷热之下行走,屁股的皮肤被磨的生疼。下定决心想要减肥了,过高的体重已经影响到了我日常的生活。

这段时间的度假非常舒服,正是完成了两大非常艰难的长期积压工作之后,自己想要一段时间彻底的放松。也仔细思考了未来的出路,一定要抓住各种机会去申请出去访问,虽然可能越来越难。

也决定以后自己的生活基调,平日里猛猛专心工作,想要休息了就专心休息几天。

新加坡的中国菜非常正宗,说明印度和阿拉伯的菜也一定非常正宗好吃。这是许多新加坡攻略忽略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作为种族融合又保有特色的城市,最好的玩法就是安全便捷的享受各国文化和美食。

Day5

上午去逛了新加坡国立博物馆,展示了新加坡从十四世纪开始的历史。展览设计的非常认真,部分展品旁挂着听筒,可以拿起来听到当时候人们的声音。不同展区也有着不同的背景音,比如日据时期,可以听到军队的踏步声。

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李光耀在接受电视访谈时落了泪,告诉不安的人民说:从此我不再是马来人,而是新加坡人,总有一天我们会为此自豪。

之后又去了福康宁公园,在山脚的咖啡店吃了非常好吃的烘焙面包。

天气转阴,在克拉码头坐着吹了会儿风。河边也没有围栏,感觉不小心就咕噜噜滚下去了。

旁边的松发肉骨茶是大热门,实际上就是排骨汤,胡椒味很浓,非常好吃。

时间还早,转头去了穆斯林聚居区。清真寺传来诵经的声音,仿佛来自古老的中东,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这边没有小印度那样保留很多民族特征,只有路边卖地毯的店,女人的头巾,还有正宗的黎巴嫩土耳其饭店能看的出来。

寺庙门口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企鹅书店,人生中所有问题都可在此找到解答,而答案都指向真主,店里的书非常有趣。收银的店员则是浑身裹着黑袍只露出眼睛的女子。应该带一本名为Why me的书籍回来看看的,伊斯兰教作为三大宗教,到底有何种思想力量,但又怕过不了海关。

晚上又聊起工作忙起来后没时间陪对方的事,这一行太残酷了。想起了之前听另一个院长讲课,说平时就要全身心工作,但要是家中后院起火,也要花时间照看家庭。

我没看到有人不负如来不负卿,终究被日趋白热的竞争夺取了除了工作之外的一切。回头是岸呐,可惜回头也没有那么容易。

好在我不打算生育,那别人用来陪孩子的时间,我就可以拿来陪爱人了。随着年过三十,意识到自己已经扛不住更多的重量,反而要逐渐放下担子有所取舍,怪不得爸妈长辈非常着急催婚催生。

除非事业顺风顺水走向正轨,不然见识过生活苦难不再冲动幼稚的人,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照看一个小生命呢?

细想起来,身边除了已经在结婚生育路上狂奔的人,其他的朋友嘴上说着婚育,却压根没有相亲的打算,他们实际上也是不打算结婚生育的人啦。

之所以我们的目标这么大,受到这么多非议。可能是已经踏上婚育扶梯,谈了这么久恋爱,却没有走下一步,目的被暴露了而已。

Day6

一大早起床,吃了顿三百多的早餐,就准备出发去机场了。

樟宜机场有OCBC的ATM可以直接扫码取现金,做的还是相当不错,可惜因为之前远程关户的问题,我已经不敢再用这张卡了。

旅行结束,樟宜机场app做的非常细致,飞往成都的飞机,背景图是九眼桥。

樟宜机场建设的非常漂亮,不只是落差几十米的室内瀑布蔚为壮观,瀑布底部也有人造的深井,仿佛大坝溢洪口一般。围绕着瀑布的是五层楼高精心排布的室内热带雨林以及交错伸出的步道与平台,建筑艺术堪称顶级。

这次新加坡之行,这座世界顶级的热带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于开放自由的曼谷,新加坡给我的感觉是精致与融合。香港已经逐渐成为废墟,狮城迎来了属于她的宝贵历史机遇,我看好这座城市作为自由港欣欣向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