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的烙印
评论文章:刚上大学,父母断供
父母断掉上大学孩子的生活费,实际上或者是为了增强控制,或者只是单纯的短视。
贫穷会减少一个人容错的空间,让他更难做有利于未来的选择,也更容易陷入眼前的陷阱中。
同样一笔钱,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起到的作用完全不同。比如一百万,给了老年人,大概率只会花在演唱自己生命之上;给了收入稳定的中年人,只会用于资产的升值;但给了年轻人,不管用来试错还是开拓眼见,用处都大了很多。
眼界的限制,会让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用之事上。回想起自己大学时,都是成绩一般的人,有人早早就开始准备留学出国,而我却沉迷于家教赚来的小钱。
不是说家教没有意义,这对于每个月生活费有限的我,家教得来的钱让我勇敢的踏出了旅游的路,脱离开极度节俭父亲的影响。但年轻的时间多么宝贵,人到中年,挣这点钱容易,再花时间学英语出国就难了许多。
还记得有一次,朋友本来鼓起勇气打算报班学雅思了,然而最终却打了退堂鼓省下了几千元。至于出国,我们甚至都默认那是有钱人的游戏,自己是绝无可能出得料那份钱的。
小西也曾说过,本科毕业时,他已看出国内的文科硕士教育毫无意义,计划好出国留学。但一算钱,最少都需要二十万的启动资金,他的父亲掏不出这笔钱,让才华横溢的小西错失了走向学术之路的机会。
面临工作的选择时,手头拥有的房产让我虽然能力有限,却敢于去赌非升即走的机会。然而,我依然恐惧于未来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没敢直接不去入职,放弃了出国留学的宝贵可能。
工作快三年时,我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勇于投资自己。利用手头不管何种方式搞来的钱,去尽快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哪怕一无所得也无所畏惧,只要最糟的结果自己可以承受,那就一切皆可做。
准备自费出国,认识更多不同的人,见识不一样的群体,计划未来的远走。
对比这位从小眼界开拓的父亲,以及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我的处境似乎更加可惜。小时候母亲知道英文的重要性,可唯一会做的就是打印一些毫无意义的短语卡片让我暑假背诵。我在初高中展露出对数学和计算机的兴趣和天赋,也没什么像样的引导。
如果那时我能出国一次呢?如果那时有高手点拨一下呢?
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在成长的路上,眼界的重要性。父母反而津津乐道于子女的懂事听话,即使子女长大了也非要压子女一头。像我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不要以为你读了博士就有多了不起,或者我好久都没给你讲道理了,你的一切都是以我创造的基础为前提。可悲可叹。
好在意识到身后缠绕着的锁链,现在开始挣扎也不晚,重新活一遍!
Chat: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