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边检警察并未多为难我,先问我为什么来这里,仔细看了签证后,问我有没有来自大学的文件。我提供了来自大学的邀请信和协议,就顺利盖到了入境章。

我所准备的大部分材料也没有查阅,好在我清晰的知道每份材料的位置。

海关那边则更为顺利,人们都朝着没有declare的绿门走,我一背包的电子设备本来想走红门。但犹豫了一下后,就直接从绿门出去了。有个大胡子老哥在小黑屋门口逐个盯人,我很幸运没有被点到。

无他,如果按照法律条文征税,首先那会是个极高的数字,其次我是自用,实际上掰扯一下也不用征税的。但就怕掰扯不清楚,就会很麻烦。

从慕尼黑机场出来后,很顺利就找到了机场的火车站。DB虽然经常晚点或取消,但消息会实时更新在app上,而且一大早出发的列车似乎晚点的概率也不大。德铁经常晚点的原因是线路老化,维修改造成本太高,这是所有复杂系统终将面临的问题。只能修修补补。

火车的乘坐体验还是相当不错,感觉和国内的高铁类似,只是慢车不用买座位,每节车厢也没有卫生间。同样的,没有检票和安检,全凭自觉,当然还有逃票查到后罚款60欧元的代价。车上还有专门放自行车的空间。

慕尼黑开出去没多久,就是巴伐利亚乡村的农田。看起来和国内有点像,但实际上非常漂亮。路边有着高高三角形的阁楼,以及刷成活泼颜色的墙壁,还有修善很好的小花园,极具特色的房子看到就感觉来到了欧洲。

Erlangen

火车上全程德语报站,只有大站会加上一两句英语。不懂当地语言,旅行起来确实相当艰难。

看到的不少游客,都是背着极大的登山包,加上一个斜挎包,里面估计有自己所有的行李,个子小些的人,需要蹲下来才能背的上。

颇为搞笑的是,德铁似乎也有点躺平任嘲的意思。列车晚点两分钟后,app上有一行绿色的小字,Connecting train will probably be caught. 严谨。

德国的火车上也有网络,哪怕在乡野穿行,还是很不错。前往纽伦堡的路上,还看到了大片的草场和成群的马,想来也是可以在这里骑马的。但是想到不会说德语的沟通量,语言还是得好好练啊。小西在日本的一年,那完全是靠着自己扎实的日文功底,不仅顺利留下来了,还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看到满满一车欧洲人,根本没有半个亚裔面孔,才真的有身处他乡的感觉。人们不时盯着我看看,也不知道友好不友好。嘿,我成老外了。

尝试了一下德国铁路的Wi-Fi,不需要绑定手机号(实名认证),接受协议就能连接,速度飞快,美滋滋。抓紧试了一下GPT等软件,相当流畅便捷。结果Wi-Fi断联之后,马上跳转到地区限制不让访问。墙啊。

在德国超市买了名为 Laugenbuttereck (碱水黄油角)的面包, 相当好且便宜, 一个不到1欧, 还没一瓶水贵。

今日德文:

Gleis
[ɡlaɪs]
站台 plate,准确的翻译应当是轨道,但德国铁路将其用于站台的标记

hbf 中央火车站 Hauptbahnhof 的缩写
[ˈhaʊptˌbaːnˌhoːf]

Nächster Halt [ˈnɛːçstɐ halt]
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