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见闻
担心晚点,结果在机场要等九个小时。首都机场晚上国际出发区大部分商场都不开了,还开的一些中餐馆和必胜客。
售卖旅行必备配件的商店里面很有特色,还有密码锁卖。这些锁并不是用来锁背包拉链的,实际上是因为国外很多机场或者车站的储物柜必须要自备密码锁。


航站楼里有两处园林,还是很有意思。
晚上必胜客已经没有汉堡和披萨了,人也困。但又担心等到半夜两点飞机上饿,来了两份小吃一份可乐。实际上如果不是那么担心晚点,完全可以买间隔两个小时的那趟航班,毕竟海关查的不严。但我还是希望可以按时到,那就只能在机场待着啦。
好在没有出机场,从凌晨T3候机处的人流量来看,出去再安检进来,至少两个小时起步了。
按照时差来算,只有早餐的飞机,实际上应该算是午餐了,下次提前搞一点食物带在身上。
必胜客吃饭的时候,对面两个头发卷卷的外国小哥一个在本子上演算(大概应该是数学或物理),另一个则在笔记本上写论文。必胜客没有厕所,就算有,那也得把包包背上去上厕所。真羡慕钢铁肠胃,无限膀胱以及不需要喝水的人。
在小红书上刷到国人在德国被又偷又抢,又感慨自己到了德国半个字不认识,怕是比当初一个人来成都上大学更为艰难。
当时第一次坐火车,紧张的不得了,压根不知道如何检票,卧铺怎么爬上去,行李放到哪里。好在能说中文,问两句总归能搞定。但放着现金和电脑的背包,也只敢放到卧铺头顶,哪怕躺下来腿伸不直。说起来,社会治安变好也不过这十几年的事,怕也是很快也要回去了。
这次出国,比上大学时更为艰难,却少了很多离开故地的兴奋之情,终究还是年纪大了。闯最好也得趁年少。
抽空在手机上用多邻国,一遍遍背最基本的德语单词。想到在过去教育匮乏的年代,能够识字时间多了不得的事。重新回到无知与无助之中,才意识到世界之大,人世之艰难。
排队登机时,听到旁边的人聊天,是一群去德国留学的学生。有个人是做数学的,应该是联合培养博士,我听他说要发四大,起了心思去聊了两句。结果大家都认识一位被遣返回来的倒霉博士,世界从这个角度看也小。
国际航班提前四十分钟登机,首都机场登机口距离厕所特别远,上了个厕所结果排到了队伍后面。
飞机座位下方的插座接触不良,座位前方的娱乐屏幕也是一样,大概是没什么钱维护了。但好在座椅上的按钮可以用来操纵娱乐系统,还有不少有趣的大片可以看,我看了半集水形物语,接下来就是紧张能否安稳过边检与海关了。
希望一切顺利。
到了之后,按照DB App的介绍,坐火车去Erlangen。在日本,Google map可以精准的得知每辆火车的位置与站台,然而在德国,只能不断的看DB以及车站显示屏(有时候还不是很准)。
飞机上看到一位父亲斜挎着胸包,从他与孩子流畅的中文、英语和德语(可能是)的交流来看,应该是位在欧洲定居下来的华人。我可能也得搞这样一个胸包来的方便。
以现代喷气式客机的速度,九百公里每小时,以及德国时差6小时飞10小时来算,地球上耗时最长的飞行,即跨越12个小时时差的旅行,应当是20个小时。之前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位美国就读的博士生,回国探亲后再此降落休斯顿机场,直接被边检撕了签证让回国重新申请,花了一年后再也没有过,如今转头去荷兰了。不论多么优秀,多么有掌控能力,时局的变迁却不是人能够左右的。
Chat: [email protected]